75v转18v400ma原理图(75v2)

频道:75v降压芯片 日期: 浏览:64

怎样把0-5V电压信号转换成4-20mA电流信号 求电路图

这个我有n种办法。

最精确的方法是接一个电流取样电阻,1欧姆足够了,然后在电阻两端采集电压,然后减法器,减去4ma所产生的电压,再经过同向(反向)放大器,你需要选取合适的放大倍数,如果用1欧姆的采样电阻的话,需要将信号放大250倍,然后输出。

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放大,把电流的输出接在三极管的基极上,然后三极管射级加一个电流采样电阻,你可以直接用这个电阻上的电压输出也可以经过适当的放大再输出。

还有一种办法是用电流互感器,实际上就是初级阻抗一定的变压器。当输入电流变化的时候,由欧姆定律可知初级线圈上的电压也在变化,通过变压器的升压,可以得到你想要的0-5v,这个变压器制作稍微麻烦点。

以上是三种方法,个人推荐你用第一种,电路输出精度高,也不算复杂。

求一简易数字电压表的电路原理图

28.    数字电压表

1. 实验任务

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,能够测量0-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,四位数码显示,但要求使用的元器件数目最少。

2. 电路原理图

图1.28.1

3. 系统板上硬件连线

a) 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1.0-P1.7与“动态数码显示”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。

b)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2.0-P2.7与“动态数码显示”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。

c)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3.0与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ST端子用导线相连接。

d)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3.1与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。

e) 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3.2与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EOC端子用导线相连接。

f) 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3.3与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CLK端子用导线相连接。

g)        把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“电源模块”区域中的GND端子上。

h)        把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IN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“三路可调电压模块”区域中的VR1端子上。

i)          把“单片机系统”区域中的P0.0-P0.7用8芯排线连接到“模数转换模块”区域中的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。

4. 程序设计内容

i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由于ADC0809在进行A/D转换时需要有CLK信号,而此时的ADC0809的CLK是接在AT89S51单片机的P3.3端口上,也就是要求从P3.3输出CLK信号供ADC0809使用。因此产生CLK信号的方法就得用软件来产生了。

ii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由于ADC0809的参考电压VREF=VCC,所以转换之后的数据要经过数据处理,在数码管上显示出电压值。实际显示的电压值 (D/256*VREF)

5. 汇编源程序

ADC0809中文资料

ADC0809是带有8位A/D转换器、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组件。它是逐次逼近式A/D转换器,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。

(1)ADC0809的内部逻辑结构

由下图可知,ADC080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、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、一个A/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。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,允许8 路模拟量分时输入,共用A/D转换器进行转换。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/D转换完的数字量,当OE端为高电平时,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 据。

(2). ADC0809引脚结构

ADC0809各脚功能如下:

D7-D0:8位数字量输出引脚。

IN0-IN7:8位模拟量输入引脚。

VCC:+5V工作电压。

GND:地。

REF(+):参考电压正端。

REF(-):参考电压负端。

START:A/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端。

ALE: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。

(以上两种信号用于启动A/D转换).

EOC: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引脚,开始转换时为低电平,当转换结束时为高电平。

OE:输出允许控制端,用以打开三态数据输出锁存器。

CLK:时钟信号输入端(一般为500KHz)。

A、B、C:地址输入线。

ADC0809对输入模拟量要求:信号单极性,电压范围是0-5V,若信号太小,必须进行放大;输入的模拟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,如若模拟量变化太快,则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。

地址输入和控制线:4条

ALE为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,高电平有效。当ALE线为高电平时,地址锁存与译码器将A,B,C三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,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模 拟量进转换器进行转换。A,B和C为地址输入线,用于选通IN0-IN7上的一路模拟量输入。通道选择表如下表所示。

C B A 选择的通道

0 0 0 IN0

0 0 1 IN1

0 1 0 IN2

0 1 1 IN3

1 0 0 IN4

1 0 1 IN5

1 1 0 IN6

1 1 1 IN7

数字量输出及控制线:11条

ST为转换启动信号。当ST上跳沿时,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;下跳沿时,开始进行A/D转换;在转换期间,ST应保持低电平。EOC为转换结束信号。当 EOC为高电平时,表明转换结束;否则,表明正在进行A/D转换。OE为输出允许信号,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。OE=1,输 出转换得到的数据;OE=0,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。D7-D0为数字量输出线。

CLK为时钟输入信号线。因ADC0809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,所需时钟信号必须由外界提供,通常使用频率为500KHZ,

VREF(+),VREF(-)为参考电压输入。

2. ADC0809应用说明

(1). ADC0809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,可以与AT89S51单片机直接相连。

(2). 初始化时,使ST和OE信号全为低电平。

(3). 送要转换的哪一通道的地址到A,B,C端口上。

(4). 在ST端给出一个至少有100ns宽的正脉冲信号。

(5). 是否转换完毕,我们根据EOC信号来判断。

(6). 当EOC变为高电平时,这时给OE为高电平,转换的数据就输出给单片机了。

3. 实验任务

如下图所示,从ADC0809的通道IN3输入0-5V之间的模拟量,通过ADC0809转换成数字量在数码管上以十进制形成显示出来。ADC0809的VREF接+5V电压。

4. ADC0809应用电路原理图

6. 程序设计内容

(1). 进行A/D转换时,采用查询EOC的标志信号来检测A/D转换是否完毕,若完毕则把数据通过P0端口读入,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在数码管上显示。

(2). 进行A/D转换之前,要启动转换的方法:

ABC=110选择第三通道

ST=0,ST=1,ST=0产生启动转换的正脉冲信号 .

C语言源程序

#include

unsigned char code dispbitcode[]={0xfe,0xfd,0xfb,0xf7,

0xef,0xdf,0xbf,0x7f};

unsigned char code dispcode[]={0x3f,0x06,0x5b,0x4f,0x66,

0x6d,0x7d,0x07,0x7f,0x6f,0x00};

unsigned char dispbuf[8]={10,10,10,10,10,0,0,0};

unsigned char dispcount;

sbit ST="P3"^0;

sbit OE="P3"^1;

sbit EOC="P3"^2;

unsigned char channel="0xbc";//IN3

unsigned char getdata;

void main(void)

{

TMOD=0x01;

TH0=(65536-4000)/256;

TL0=(65536-4000)%256;

TR0=1;

ET0=1;

EA=1;

P3=channel;

while(1)

{

ST=0;

ST=1;

ST=0;

while(EOC==0);

OE=1;

getdata=P0;

OE=0;

dispbuf[2]=getdata/100;

getdata=getdata%100;

dispbuf[1]=getdata/10;

dispbuf[0]=getdata%10;

}

}

void t0(void) interrupt 1 using 0

{

TH0=(65536-4000)/256;

TL0=(65536-4000)%256;

P1=dispcode[dispbuf[dispcount]];

P2=dispbitcode[dispcount];

dispcount++;

if(dispcount==8)

{

dispcount=0;

}

dispbuf[i]=temp;

ST=1;

ST=0;

}

}

}

void t0(void) interrupt 1 using 0

{

CLK=~CLK;

}

void t1(void) interrupt 3 using 0

{

TH1=(65536-4000)/256;

TL1=(65536-4000)%256;

P1=dispcode[dispbuf[dispcount]];

P2=dispbitcode[dispcount];

if(dispcount==7)

{

P1=P1 | 0x80;

}

dispcount++;

if(dispcount==8)

{

dispcount=0;

}

}

请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将-10V电压变成正7V~18V的升压电路?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。

这个并不难,你说的-10V 和 7V~18V肯定有个基准点,也就是地线嘛。相对-10V的输入地线就是正极。找一个输出电压大于18V内部带隔离变压器的DC/DC,带隔离变压器的意思就是它的输出和输入的地线是没有关联的。如果你要求的电流不大的话后面连接一个可以调压的三端稳压件 通过电位器调偏置电压就会得到你想要的输出。如果你非要和输入共地的话就把输出的负极再搭到地线上就搞定了。

75v转18v400ma原理图(75v2),75v转18v400ma原理图,第1张

急:寻求电动车充电器的原理图!最好图文并茂哦。求大神帮助

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,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。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 图表1 工作原理: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,D1整流为脉动直流,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。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。其5脚为电源负极,7脚为电源正极,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(K1358)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,调整R25(2.5欧姆)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。2脚为电压反馈,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。4脚外接振荡电阻R1,和振荡电容C1。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,其作用有三个。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。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,以防触电。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。D4为高频整流管(16A60V)C10为低压滤波电容,D5为12V稳压二极管, U3(TL431)为精密基准电压源,配合U2(光耦合器4N35)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。调整w2(微调电阻)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。D10是电源指示灯。D6为充电指示灯。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(0.1欧姆,5w)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(200-300 mA)通电开始时,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。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。第二路经R5,C8,C3, 达到U1的第7脚。强迫U1启动。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,Q1工作,电流经R25到地。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,经D3,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。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,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。此电压一路经D7(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)给电池充电。第二路经R14,D5,C9, 为LM358(双运算放大器,1脚为电源地,8脚为电源正)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。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,经R26,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。正常充电时,R27上端有0.15-0.18V左右电压,此电压经R17加到LM358第三脚,从1脚送出高电压。此电压一路经R18,强迫Q2导通,D6(红灯)点亮,第二路注入LM358的6脚,7脚输出低电压,迫使Q3关断,D10(绿灯)熄灭,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。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4.2V左右时,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,输出电压维持在44.2V左右,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,电流逐渐减小。当充电电流减小到200mA—300mA时,R27上端的电压下降,LM358的3脚电压低于2脚,1脚输出低电压,Q2关断,D6熄灭。同时7脚输出高电压,此电压一路使Q3导通,D10点亮。另一路经D8,W1到达反馈电路,使电压降低。充电器进入涓流充电阶段。1-2小时后充电结束。 充电器常见的故障有三大类: 1:高压故障 2;低压故障 3:高压,低压均有故障。 高压故障的主要现象是指示灯不亮,其特征有保险丝熔断,整流二极管D1击穿,电容C11鼓包或炸裂。Q1击穿,R25开路。U1的7脚对地短路。R5开路,U1无启动电压。更换以上元件即可修复。若U1的7脚有11V以上电压,8脚有5V电压,说明U1基本正常。应重点检测Q1和T1的引脚是否有虚焊。若连续击穿Q1,且Q1不发烫,一般是D2,C4失效,若是Q1击穿且发烫,一般是低压部分有漏电或短路,过大或UC3842的6脚输出脉冲波形不正常,Q1的开关损耗和发热量大增,导致Q1过热烧毁。高压故障的其他现象有指示灯闪烁,输出电压偏低且不稳定,一般是T1的引脚有虚焊,或者D3,R12开路,TL3842及其外围电路无工作电源。另有一种罕见的高压故障是输出电压偏高到120V以上,一般是U2失效,R13开路所致或U3击穿使U1的2脚电压拉低,6脚送出超宽脉冲。此时不能长时间通电,否则将严重烧毁低压电路。低压故障大部分是充电器与电池正负极接反,导致R27烧断,LM358击穿。其现象是红灯一直亮,绿灯不亮,输出电压低,或者输出电压接近0V,更换以上元件即可修复。另外W2因抖动,输出电压漂移,若输出电压偏高,电池会过充,严重失水,发烫,最终导致热失控,充爆电池。若输出电压偏低,会导致电池欠充。高低压电路均有故障时,通电前应首先全面检测所有的二极管,三极管,光耦合器4N35,场效应管,电解电容,集成电路,R25,R5,R12,R27,尤其是D4(16A60V,快恢复二极管),C10(63V,470UF)。避免盲目通电使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。有一部分充电器输出端具有防反接,防短路等特殊功能。其实就是输出端多加一个继电器,在反接,短路的情况下继电器不工作,充电器无电压输出。还有一部分充电器也具有防反接,防短路的功能,其原理与前面介绍的不同,其低压电路的启动电压由被充电池提供,且接有一个二极管(防反接)。待电源正常启动后,就由充电器提供低压工作电源。

求5V转换±12V的IC及外围电路图

如图,就是一个用+5V转化为±12V的电路,由两个MC34063开关电源芯片组成。工作频率可从100Hz——100KHz之间先取,这个频率是由第3脚的接地电容决定,图中为470P。

在芯片的第7脚与第6脚之间有一个0.3R的电阻,这是芯片的限流电阻,计算公式是:

0.3V/R=I=0.3V/0.3R=1A,图中两个芯的工作电流都是限制在1A以内,额定值是1.5A。

正电压输出的高低由R1与R2决定,公式是:

+Vout=(1+R2/R1)*1.25V=(1+86k/10K)*1.25V=+12V。

负电压输出的高低由R5与R6决定,公式是:

-Vout=(1+R6/R5)*1.25V=(1+86K/10K)*1.25V=-12V。

希望你采纳后可以给我再加分!!!

深圳振邦微科技免费提供75v转18v400ma原理图和75v2芯片样品,免费画板,详情请与我联系 13247610001 刘程 QQ 493753155。

0 留言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